颱風天災,車險真的夠嗎?
台灣夏秋之際,颱風與豪雨往往帶來嚴重的積水與災害,每年都能看到許多「泡水車」案例,車主面臨引擎報廢、車內設備損壞,動輒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的維修費用。
然而,許多車主在事後才驚覺:自己投保的「車體險」並不涵蓋天災造成的損害,保險公司拒賠,讓人叫苦連天。
為了幫助更多人了解車險保障的盲點,10/23(四)15:00–16:00,我們邀請專業保經人佳琳舉辦線上講座,深入解析「商業保險實支實付的現況」,並帶大家一次搞懂 汽車天災險 與 實支實付理賠 的差異與應用。

為什麼需要額外關注「汽車天災險」?
許多車主誤以為「只要有車體險」就萬無一失,但事實上:
車體險主要保障「交通事故」所造成的損失,例如追撞、碰撞、翻車等。
天災(颱風、地震、豪雨、海嘯等)造成的損害,通常是除外不保事項。
舉例來說:
豪雨導致道路積水,車輛泡水 → 車體險不理賠。
強風吹落的招牌砸壞車窗 → 車體險不理賠。
這就是為什麼「天災險」成為車險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隨著氣候變遷,颱風與豪雨的頻率逐年上升,提早投保,能避免因災害造成龐大修車費用。

颱風洪水險 VS 汽車天災事故損失補償保險
市面上常見的天災相關保障有兩大類,雖然名稱不同,但保障重點各有特色:
1. 颱風洪水險
保障範圍:颱風、地震、洪水、海嘯、冰雹等自然災害造成的車輛損壞。
申請條件:必須已經投保車體險(甲、乙、丙式),才能加保。
保額:與車體險相同,通常按車價來計算。
實例:豪雨淹車、颱風砸壞車窗玻璃,都可獲得賠償。
注意事項:
2. 汽車天災事故損失補償保險
保障範圍:與颱風洪水險相似,涵蓋颱風、洪水、地震等天災損害。
不同之處:不需投保車體險也能單獨加保。
投保額度:一般在 2 萬至 20 萬之間,採「實支實付」理賠。
優勢:保費較低,適合老車或不想負擔高保費的車主。
補償範例:泡水後的拖吊費用、維修費用等,都能獲得限額內補償。
👉 簡單比較表
汽車天災險常見疑問 Q&A

Q1:我已經有車體險,還需要投保天災險嗎?
A:需要。車體險不涵蓋天災損害,天災險是額外補充保障。
Q2:投保天災險有時間限制嗎?
A:有。當颱風警報發布後,保險公司會暫停受理,必須提前投保。
Q3:天災險會理賠代步車費用嗎?
A:一般不包含,但部分保險公司提供附加選項,可另外加購。
Q4:出險後保費會調漲嗎?
A:可能會。保險公司會根據理賠紀錄與天災發生頻率調整保費。
實支實付在車險中的角色

所謂「實支實付」理賠,指的是依據被保人實際支出的修理費用、拖吊費用進行賠償,不會因「保額不足」而無法全額補償。
這對車主來說有三大好處:
降低自費負擔:不用擔心理賠金額不夠支付維修費。
保障靈活:額度可依需求調整,適合不同價值的車輛。
與車體險互補:即使車齡較高、不保車體險,仍能有天災防護。
真實案例解析
案例一:僅投保車體險 → 拒賠
案例二:投保天災險 → 全數補償
案例三:商用車輛 → 損失擴大
提早規劃,才是真正的保障
自然災害無法避免,但我們能做的,是提前規劃保險組合,將風險降到最低。
不論你的車是新車還是老車,都可以透過 天災險 + 實支實付 的方式,獲得多一層防護,避免修車費用成為沉重負擔。
✨ 別等災害發生才後悔,現在就行動!
10/23 線上講座,帶你一次搞懂 商業保險實支實付現況,以及最實用的天災險規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