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有了孩子開始,生活幾乎總是在「被需要」與「趕進度」之間來回穿梭。
但有一段時間,我開始覺得自己像個沒電的手機——隨時都在服務模式,卻鮮少有充電的機會。
也是在那段「悶悶的日子」裡,剛好在東區給人做指甲的時候,遇到一位美甲師正在販售一組基礎美甲工具。那時心裡突然一動——平常待在家時間多,若能自己動手做,不但能避開外出還得託人帶小孩的麻煩,也多了一點屬於自己的空檔時光。
就這樣,我買下了那套工具,開始自己摸索、練習。沒想到這麼一試,竟然就慢慢開啟了一條意想不到的療癒之路。
🎨 從「自己玩玩看」開始,找到久違的專注力與快樂感
每次孩子睡著後,就是我的「美甲時間」。
可以沉浸在畫線條、貼鑽、配色的過程中找到平靜。也讓我在日復一日的媽媽日常中,找回了一點點喘息與成就感。

這段過程帶給我的感受很奇妙:
用色彩轉換心情:心煩的時候選個溫柔的裸粉,低潮時嘗試貓眼款,情緒會真的隨著指尖改變
靠創作找回自己:做出一個滿意的款式,就像完成一件藝術品,會讓我重新相信自己的「能力」
時間再小,也可以療癒自己:就算只是短短30分鐘,也足以讓我安靜下來,補充心靈的能量
沒有刺鼻味,不怕影響孩子:因為使用的是凝膠美甲,不像傳統指甲油有刺鼻氣味,也比較不會在家中留下化學殘留,身為媽媽也能用得安心。
👭 家人的鼓勵,是我開始幫人做指甲的第一步

一開始,我只是默默記錄每次完成的作品,偶爾拍張照,放到限時動態當作生活紀錄。 對我來說,美甲只是個讓自己放鬆的小興趣,從沒想過能帶來什麼改變。
直到有一天,我妹妹看見後,認真地對我說: 「我覺得妳真的可以開始幫身邊的人做耶,做得很好看啊!」
我笑笑回她:「可是我只是興趣等級欸,真的可以嗎?」 心裡還是有點不確定——怕不夠專業、怕做不好。
沒想到,她不但第一個坐上來讓我試做,還成了我的第一位推坑者。
幾個朋友看到她的成品後也紛紛說:
「妳做得很好欸!我可以給妳練習啊~我剛好也想換款!」
就這樣,從妹妹開始,到她的朋友、我的朋友,一個個主動找上門。 我的晚上,也漸漸變成專屬的「美甲聊天時光」。
我們邊做邊聊,有時談孩子、有時聊婚姻, 也有時什麼都不說,只是靜靜地待著,享受那段只屬於女人之間的溫柔時光。
後來,還有朋友推薦的朋友,甚至是不認識的「朋友的朋友」,也開始敲門說想預約。 我才發現,原來這樣一間簡單的家,竟然可以成為女人們放鬆、變美、被傾聽的小小庇護所。
一開始我只收象徵性的費用,300、500元,當作材料補貼。
沒想到有朋友乾脆塞了一千元給我,笑著說:
「就當是給媽媽的零用錢啊~」
那一刻,我忽然有點感動。 原來我喜歡做的事,真的能帶給別人療癒,也能慢慢成為一種價值。

🛠️ 我常用的居家美甲小工具分享
如果你也想從自己開始試試,以下是我最常用的小物清單:
✅ LED美甲燈(小巧好收納)
✅ 指緣剪+拋光棒(做出乾淨甲面)
✅ 基礎色膠(奶茶、裸粉、奶灰百搭)
✅ 貼鑽+轉印紙(入門也能玩出變化)
✅ Top Coat(選透亮型或霧面型都可以)
📌 小提醒:剛開始不需要買太多色膠,先練好「乾淨修型+上色平整」會更有成就感!
💖 每一次幫人做美甲,其實都是一次心靈陪伴

有一位朋友說過:「每次妳幫我做指甲時,我都覺得自己好像也被重新整理了一次。」
我聽了很感動,也突然意識到——原來美甲不只是裝飾,更是一種陪伴的方式。
她們在育兒之餘、工作壓力之下,也需要有一點「自己的樣子」被找回來。而我,剛好可以用這雙手,幫她們重新看見那份溫柔與光亮。
🌱 下一步目標:期待未來進修,持續保有這份熱情與初衷
現在的我,還沒有正式開始進修延甲或設計課程,但已經默默在心裡種下期待——希望未來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,可以更深入學習。
我知道,我還是那個每天要接送孩子、煮飯洗衣的媽媽。
但同時,我也是一個願意在日常裡,為自己留一點美好空間的女人。這份喜歡,會慢慢發芽,慢慢走向我期待的未來。
🎀 寫給你:每個興趣都值得被認真對待
如果你也有某個「只是興趣」的小喜好,不妨開始對它多一點認真、多一點時間。
也許某一天,它會悄悄變成一扇門,打開一段你從沒預料過的旅程。
💅🏻 對我來說,美甲就是那扇門——
從療癒自己,到陪伴別人,
從擔心不夠好,到慢慢相信自己可以。